“教学名师”杨诚

期次:第137期       查看:61

  他是一名研究者,在无数个复杂问题中寻找真理和答案;他是一位解惑者,在三尺讲台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和青春;他更是一个逐梦者,为自己的科研梦想不懈努力着。
  9月15日下午,在学校明理楼学术报告厅举办的教育教学工作表彰大会上,学校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陈爱民宣读《中共梧州学院委员会、梧州学院关于表彰2015-2016年度教学名师、师德楷模、“四有”好老师的决定》:授予他梧州学院2015-2016年度“教学名师”荣誉称号。“‘教学名师’,是作为教师的一个崇高的荣誉,它是无价的。它不仅是一个荣誉,更是一种激励。我一定会秉持初心,尽心尽力地去呵护和守护这份来自不易的荣誉。”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开始,他就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严格要求自己。
  他,2007年入选全国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资助计划;2010年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;2013年当选梧州市万秀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;2015年入选广西“千百十”拔尖会计人才培养项目;2017年入选全规格会计领军(后备)人才培养项目;同年5月,他的论文《政府成本管理:理论分析与模式创新》获中国教育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。
  他,就是杨诚。从教22年,杨诚在成长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,步履稳健。
  匠心研学“有点小自豪,不是因为得奖,而是自己一直关注的是社会公平,民主进程有关的问题,不赶潮流,不叫嚣不呐喊,冷静思考和理性分析,保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,一直力争做有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者。”论文获奖后,杨诚教授在朋友圈留下这样一段感言。
  《政府成本管理:理论分析与模式创新》这篇论文是杨诚在其博士论文《政府成本管理机制研究》基础上的后续研究。论文首先是在2014年底的广西教育会计学会上获得一等奖,在2016年年底被广西教育会计学会推送至中国会计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,今年5月,论文获得中国教育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。
  “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“深水区”,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其它改革的支持和推动。过去的一些敏感问题,难以改得动的制度,常常以‘中国国情’一言蔽之,例如政府预算公开等问题,造成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惧怕或主动回避这些敏感话题,只关注改革中的一些技术层面问题,视角和眼光的局限势必会影响研究的时代感和时效性。”谈及论文创作的背景,杨诚向记者娓娓道来:“记得在撰写完《政府成本管理机制研究》博士论后,我也一度因为觉得这些现有体制中的‘顽疾’难以突破,而对自己后续的研究失去信心,感觉看不到方向。”
  2014年10月,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、依法行政、依法理财等新理念。“这预示着政府预算和政府会计研究的春天来临了!”杨诚说道:“社会科学研究者可以不再局限于仅在技术层面谈经济体制改革,可以更多的从顶层设计或制度创新层面去研究如何解决改革‘深水区’中的顽疾问题。”
  在这样的感召和鼓舞下,杨诚看到了希望,他重新振作了起来,写下了这篇论文。
  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表彰大会上,杨诚作为我校年度“教学名师”上台发言,他这样勉励大家:“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,在梧州学院和我们个人的发展道路上,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,但没有困难哪里会有机遇,弹簧压得越深,起跳的高度就会越高,将自己个人的梦想同梧州学院的办学使命结合起来,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做一个最好的自己!”
  敬业从教杨诚从教已经22年了,但回想起第一次走向讲台时情景,他记忆犹新:“当时的我,外表强作镇定,但还是难以掩饰内心的不安和惶恐,说话语无伦次,一堂课下来汗流浃背。”
  在杨诚看来,专业和教育是相互促进的,但并不意味着有专业能力就一定能做一个好教师,教师的除了专业知识外,还有授课的技巧和技能,而这些,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修炼。“即使你的知识很渊博,但如果不懂得设计、整合和展示,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。所以,作为一名专业教师,要养成一种习惯:即在不断学习新专业知识的同时,及时把你所掌握的新知识转化成对教学有帮助的素材。”
  朱熹说过:“君子之心,常怀敬畏。”杨诚在自己的教学生涯里也时刻以自己对讲台的敬畏,鞭策和敲打着自己,“大学的讲台是传播思想和传授知识的地方,它是神圣的,作为一名大学老师,必须要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,必须要对讲台保有一颗敬畏之心。”怀揣着这种敬畏之心,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,他考取了会计师、注册会计师资格,从一名助教成长为一名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
  “杨老师他讲课思路清晰,主次分明,有时他也会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一些小故事来勉励我们。”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2班的薛晓雯说。
  读书境界杨诚说,读书有两种境界,一种是为了改变命运,为了有更好的生活、更好的工作;另一种是没有特别明确的目的,而是出于教育的自觉性,在提升自己能力和素质中找到快乐。“显然,达到第二种境界的人,不仅能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,而且今后更有可能去回馈社会和帮助他人。”杨诚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达到第二种境界,快乐的读书,享受学习的快乐,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。
 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研究里,杨诚也是这样身体力行地要求自己:每当读到一本好书,有灵感时,他都会认真撰写读书笔记;每次培训结束后,他会把感想和体会转化成文字;每年积极参与国家级课题的申报,通过撰写申报书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。杨诚撰写的论文分别在《南京审计学院学报》《财务与金融》《财会月刊》《财政监督》等期刊发表数篇论文,核心论文20篇,共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、厅级课题2项。
  勤于反思,笔耕不辍,杨诚扎扎实实做学问。他经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、最近购入的好书等,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:掌舵还是划桨———来自<改革政府>的启示》这篇读书笔记还被广西会计联盟和广西民盟网转载。在不断学习新专业知识的同时,他也及时把所掌握的新知识转化成对教学有帮助的素材,拓展学生的学术眼界。
  “博文使人明理,厚德可以载物;勤学才有进步,多思方能创新。”在杨诚所著《政府成本管理》专著的后记里,杨诚这样写到,“这是我通过多年学习深深懂得的哲理,也是我今后时刻铭记并自勉的信条。”有人说,多少人庸庸碌碌一生,依旧不得梦想两个字的真意,但杨诚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,一直守望着自己的初心,就像杨诚自己说的,要将自己个人的梦想和时代的使命结合起来,秉持初心,在讲台把课讲好,在研究上继续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做一个最好的自己。 (景丽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