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索不息“论”无止境———记我校教师张贤富

期次:第145期       查看:88


  他身穿白色衬衣,下搭蓝色牛仔裤,脚踏棕色宽头皮鞋,埋首于实验楼二楼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(以下简称:宝艺学院)办公室,目光专注于电脑屏幕,手指游走于键盘之间。他就是我校宝艺学院宝石首饰设计专业教师――张贤富。
  在2017年6月全国第五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中,他的论文《TWEP—基于“5W”和青少年主体的宝石矿物科普模型研究》《3D打印技术对“大众消费的首饰个性化定制”生产过程的重塑》《器以载道—从配饰文化看客家人务实的生活观》均荣获三等奖。
  勤思于行张贤富注重思行结合。他比赛获奖的三篇论文,并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写论文是一个灵感突发和教学积累的持续性过程,论文的选题往往是由课堂内容、教研发展以及对项目的自我看法及想法所触发的灵感。《3D打印技术对“大众消费的首饰个性化定制”生产过程的重塑》就是张贤富在教研中发现“3D打印”这项技术在首饰制作中的运用还较为有限所产生的思考,进而触发的论文灵感。张贤富表示,由于过去的研究发展以及打印设备的限制,打印速度还达不到产业化需求,发展仍受到限制,但在未来技术条件支持的情况下,发展不可忽视。
 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对于这次比赛获奖的感想,张贤富笑着说道:“我觉得本来就是自己应该获得的认可,毕竟是自己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。”在写论文的那段时间,他除了上课,就是实地调研,收集资料,处理数据。因为历经了多次材料收集不完美,数据处理不完善,资料可行性不高的困扰,他更推崇来自实地调研的第一手资料。通过到市场调研了解最新前沿信息,还有在论坛、博客中提炼未被提出的新观点,同时也把自己的学术观点放到网络平台,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相互成长。并表示这样所获取的资料才新颖,会更有实用价值。
  在张贤富对《3D打印技术对“大众消费的首饰个性化定制”生产过程的重塑》资料的收集中,为了能获取第一手资料,经过朋友的介绍,张贤富进入了广州旭平首饰股份有限公司、传潮珠宝有限公司、杭州银时代饰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。张贤富表示,进入企业后,企业里的专业人员会介绍他们企业的现状,以及3D打印技术在当今业内的发展和运用状况,同时又和工作人员进入他们生产线,进行实地操作,了解这些技术的特点,并一起探讨这些技术在未来的运用可能。
  当然一篇论文的构成除了实地调研的第一手资料,学术上的创新性也不可忽视。正如张贤富的《TWEP―基于“5W”和青少年主体的宝石矿物科普模型研究》中,就创新地提出了传播学中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与宝石矿物科普模型的相通性。他表示,宝石矿物的传播是语言文字传播的继续,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文字信息是对一个物件的单纯描述,宝石矿物科普模型的实体传播在传递了基本信息的同时,更能增加青少年对宝石矿物的兴趣和喜爱。
  思与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,实地调研也是一种再学习思考的反复循环过程。张贤富表示在教学科研中完成的论文中的一些新理念,也可以运用到他的课堂教学中去,充实教学内容。比如“绿色首饰设计在当代的全方位构建”这项项目中,围绕绿色首饰设计的相关项目的实施,材料的收集,分析与处理,这些都是经过学生的参与,而学生也从项目的参与中获得了相关的知识。就这样在教学科研中秉持着勤思考,爱行动的品质,勤思于行。
  勤学于精他是一名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一名求索知识的学生。2011年,张贤富到我校任教,至今已有7年。如今的他正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同时肩负着梧州学院的教学任务。由于教研项目与他在浙江大学的所做的研究存在挺大的差异,所以需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也是双倍的,而且还要在梧州和杭州两边奔波。“虽然这两年会比较累,但是是值得的”张贤富说道。
  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研究项目,他在浙江大学读博时,一般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都呆在实验室,投身于实验研究中,像高三一样每天过着“宿舍-实验室-食堂”三点一线的生活。在睡前仍然保持着读英文小说的习惯,对此,他表示,通过这种阅读方法可以增强自己的英语语感以及增加词汇量,利于他今后的学习和论文写作。张贤富也将这种自主学习的态度带入了教学中。
  在课堂上,张贤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。比如一个产品的设计,有的老师可能会一步一步教学生进行,而张贤富则更倾向于先给学生讲清原理,随后进行具体的产品演示,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设计组装,培养他们的整体分析能力。他表示,学生独立思考后得出的知识才能记得牢固,老师只是一名引导者,学习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学生的手中。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,自主永远都是最重要的,只有自觉主动才能收获更多。
  作为一名教师,张贤富表示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。因为学生的知识更新很快,所以老师就必须去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,更新及转换自己教学观念,随时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,不然就会落伍。不及时更新知识,在教学当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,也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。
  勤思勤学,不仅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具备的学习品质,对于各行各业的人员也是需要具备的,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。对于未来张贤富说道:“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持续性过程,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才能把一个个一闪而过的灵感变为成果,促进自己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。”(陈秋月秦荣芳刘格芝)
>